新报教育网 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考试招生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出国留学素质教育教育创新地方教育家长智库要闻资讯教育智囊滚动新闻最新政策 加入收藏夹
adtop01

专家建言应全面评估考生研究能力

作者:杜玉梅    栏目:教育创新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2-03-14 12:53 阅读量:10080   

专家建言应全面评估考生研究能力

					专家建言应全面评估考生研究能力

   3月11日,2022年考研国家线公布除少数专业外,分数线普遍大幅度上涨,有的专业涨幅超过10分

   与2021年相比,A区学硕历史学,艺术学上涨15分,哲学,教育学,法学上涨14分,经济学,文学,管理学上涨12分,理学,工学,医学上涨10分专硕除农学,军事,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三类专业之外,也全线上涨

   记者翻阅最近几年资料,考研国家线浮动空间基本在5分左右这次,国家线普遍大幅度上涨,在报考人数逐年攀升和硕士扩招的双重背景下,考研变难了吗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这又预示何种趋势

  400分以上都不算高分

   即便考了410分,江西考生邹云也没敢掉以轻心,今年的高分比较多,总的来说,400分以上都不算高分。

   邹云报考的英语专业历来都是热门,分数线居高不下今年该专业国家线更是刷新了近十年纪录,提高了12分,达到367分

   在考研人数迅速攀升的同时,高分层出不穷,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个问题表面看是教育规模扩张带来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罗燕分析,当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普及程度时,上大学就失去了曾经具有的社会筛选作用她说,本科普及了,研究生教育自可是然就变成了社会筛选器考研就成了精英高等教育时代的‘高考’,依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按照教育部的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在2021年,2022年突破900万,1000万为了应对紧张的就业形势,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以增加自身竞争力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考生因为就业压力大,想增强就业竞争力而选择考研该报告勾画出大部分考生的心理:拿到研究生文凭,是为了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考研热度不退,背后有两个因素值得关注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谢爱磊分析,一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推高了报考基数,二是文凭通胀现象逐渐显现

   曾有社会学者质疑普通人对学历提升的追求,认为其并非工作变得复杂,对知识和技术的要求不断提升的结果谢爱磊表示:现阶段,不少人选择借助文凭这一特定手段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学生们要保持社会地位或实现社会流动,就要不断地追求更高类型的文凭

  高分并不等同于高质量生源

   3月11日,教育部召开视频工作会议,部署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各招生单位将按规定,在国家分数线的基础上,自主确定并公布本单位各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要求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3月底左右开通

   伴伴随着普涨的国家线,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纷纷公布自主划线情况清华大学应用统计复试线为420分,其中业务一和业务二分别要求140分,130分以上,浙江大学经济学复试线为395分

   高分并不等同于高质量生源,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在众多高分考生中选拔出确实具备创新潜力的学生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包水梅说,在研究生复试工作中,要督促导师切实参与招生,根据学生的报考材料对其研究能力进行全面,科学评估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招生选拔仅仅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步,在后续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如何保障培养不注水,学位不贬值是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水梅认为,研究生教育必须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既要把好招生质量关,更要严控培养质量关

  谨防考研成分数游戏

   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长趋势2015―2022年,7年平均增长15.8%谢爱磊预测,考研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但要谨防考研成为一场焦虑的分数游戏

   为了考出更高的成绩,备考漫长而艰辛而由竞争推高的分数线,只会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在谢爱磊看来,只有合理调节收入差距,全社会共同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减少学历歧视,才能推动个体按照自身需要选择人生道路,而不是朝同一个方向卷下去

   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除了分层,在层次内还有丰富的分类,起到了分流的客观效应,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也调节和分流了教育需求罗燕说,促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建立多元的教育流通机制,是实现人才有效配置,缓解考研过热的根本解决之道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l03
ad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