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乡村美育教师下得去关系到乡村文化振兴的成效
作者:樊华 栏目:教育创新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2-02-21 16:46 阅读量:6030
乡村美育,关系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乡村文化振兴的成效调研发现,乡村美育教师数量缺乏,质量不高,美育课程开设严重不足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如何培养乡村美育教师,使乡村儿童在美育浸润下涵养美德,健康成长,是美育研究者的使命担当,更是长期处于贫乏之境的乡村美育的迫切需求乡村美育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多方协同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中小学,乡村既各司其职又联动协同,打好组合拳,共同培养优秀乡村教师
一,强化政校互动:使乡村美育教师下得去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美育教师的培养,不断加强政府和高校之间的互动2007年印发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规定,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2010年,《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颁布,提出要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扩大实施范围自此,免费师范生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和试点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出台后,强调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2020年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要加强面向乡村学校的师范生委托培养院校建设,提出了定向和精准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的要求
国家出台宏观政策,地方政府配套实施,教育部门与高校具体落实,为推进乡村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尽管各地公费师范生在招生方式和学制上存在差异,但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公费,即学生学习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等均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承担,二是回原籍地从教,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学生毕业后须回生源地承担一定年限的教育工作
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U—S—C共同体乡村美育教师培养模式为例,高校招收乡村学校优秀初中毕业生培养六年,合格后获本科学历,毕业后回生源地服务六年十余年来,培养人才千余名,他们遍布三湘四水的乡村学校,用实际行动践行乡村美育正是政府与高校之间的良性互动,乡村孩子获得公费教育机会,学成后反哺家乡,从根本上解决了乡村美育教师下得去的问题
二,优化校校互动:使乡村美育教师教得好
要使乡村美育教师能教得好,就要把教师教育要与中小学美育贯通起来,构建高校与中小学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一方面,高校美育教师应主动对接基础教育,深入中小学与一线美育教师开展各类合作与研究培养未来美育教师的高校教师,需了解学校美育的现状和当今中小学美育教师的素养与需求深入课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发挥科研优势,与中小学美育教师共同开展项目研究,以研带教,以研促教
另一方面,优秀中小学美育教师应走进高校,定期为师范生开设专题讲座,承担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指导教育实践,分析教学案例,开展专题研讨等让学生在美育课堂的真实情境中最直观地获得体验,充分了解中小学美育教学前沿讯息,浸润优秀教师学养,感受为人师表魅力
正因高校与中小学的良性互动,可以使美育教师的培养得以落地,使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业需求紧密对接,真正实现教得好的目标。
三,深化校乡互动:使乡村美育教师留得住
高校美育教师教育要对接的不仅只有中小学,其培养的视角要延伸到乡村这一特殊场域,以弥补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中乡村的缺位。
要培养具有乡村性的美育教师,教师教育者要读懂乡村要组建专门的团队开展乡村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如开展乡村美育教师队伍现状,专业发展,未来规划等专题调研,以掌握教师培养的需求和未来走向,调研乡村儿童美育喜好及审美取向,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课程设置,质量评价等提供现实的参考
在课程设置上,要开发和构建乡村教育相关课程群,一方面,开设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教育政策相关课程,让学生从宏观的视野了解国家意图,另一方面,开设乡村教育类理论课程,为学生构建乡村教育的理论基础,理解其重要意义,此外,还需有针对性开设乡村美育相关课程,如 乡村美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乡村美育课程设计等,组织学生进入乡村开展教育实践与艺术实践活动,使他们全身心沉浸式体验和学习,真实地触摸乡村的脉搏。
此外,要充分挖掘和激活乡村美育资源,邀请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乡村艺术从业者等为师范生授课,开展乡村特色美育活动工作坊,开展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活动,让学生从民间艺术家身上和乡土艺术实践中认知乡村文化,形成文化自信高校与乡村协同,打出城乡交融,上天入地的组合拳,为未来乡村美育教师构建乡村图景,树立乡村建设理想,从多个维度使学生知乡村,爱乡村,最终矢志兴乡村,在实践中形成乡村振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真正实现留得住
乡村美育教师的培养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全局,事关每位乡村儿童的审美生活和精神世界希望乡村美育教师能成为美的使者,为儿童带去美的理想,为乡村塑造美的风貌,为国家创造美好未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